|
|||||
|
|||||
流螢飛過深夏,藏著星光點點的童年。 倚窗而立,方覺窗外綠意斑駁,風起時,片刻澎湃出無數(shù)個夏天,遍地草木漫過野石,蟬鳴不息在林間回蕩。暴雨過后,時間的鱗片倒映出滿眼深綠,當熾熱的夏風搖落一地蟬鳴,昔年潮濕的記憶撲面而來,如同一盤磁帶,被悅耳的音符一一喚醒。 庭院深深,靜聽蟬吟。當驕陽退出瓦藍的天空,隱于遠處的山巒時,暮色悄悄涂抹滾燙的夏夜,大人們忙完一天的農(nóng)事,搬一只涼椅圍坐庭院中,晚風拂過,碗里的綠茶香、池邊的荷香混著山野中的青草香輕輕撣去他們滿身的疲憊與困倦,鳴叫了一整天的蟬仍堅持不懈地為今日的落幕做著收尾表演?!鞍职?,天都黑了,大人們都回家休息了,知了(家鄉(xiāng)對蟬的俗稱)怎么還在唱歌?它們不會累的嗎?”年幼的我好奇地問著父親。良久之后父親的回答在更深的夜色中傳來:“知了的一生能盡情歌唱的時光是很短暫的,過了這個夏天,它們便只能待來年,所以能唱歌的時候就要盡情高歌?!蹦菚r并不懂得父親的回答,只是當父親從橘子樹上取下一只蟬蛻放到我稚嫩的手掌中時,小小的內(nèi)心突然生出莫名的感動來。 那時的我不知其中意,卻是境中人。多年過后,再回首,來路迢迢,跌跌撞撞。那些煎熬的苦讀,那些求學路上的挫敗、孤獨淬煉成了今日的強大內(nèi)心和堅韌。起身,佇立窗前。窗外的蟬依舊在努力高歌。它用一生,圓滿了一夏。那個曾經(jīng)面對一只蟬蛻觸動的孩子,亦如一只夏蟬般在寒來暑往的苦學中,詮釋了努力的意義,迎來了屬于自己的“夏天”。 忍耐、蟄伏、破土、綻放。蟬的一整個蟄伏的過程是孤寂的,難熬的,但也是努力向上的,是蓄勢待發(fā)的。史記中云:蟬脫于污穢,以浮游塵埃之外。成年的蟬,生命周期只有60—70天,當秋天來臨,它們會隨風而去。蟬用長達數(shù)年的沉寂一躍枝頭,在一個夏天唱響生命的樂章。 朝飲甘露,暮隱高枝。蟬一生在土里積蓄力量,一聲在夏風婉轉(zhuǎn)飛揚。人生一世,蟬鳴一夏。追夢的路上或暴雨狂風,或柳暗花明,無論哪一種境遇都是淬煉能量,我們當有蟬蟄伏時的“忍”勁,破繭時的“拼”勁,把磨難、挫敗看作人生的一場修行,逐光而躍,等待陽光斂了鋒芒,夢想便會再次盛放。 |
|||||
【打印】
【關(guān)閉】
|
|||||
|